- 义慈惠石柱
- 又名北齐石柱。
在河北定兴县城西北10公里的石住村。
住身有“标异乡义慈惠石柱”刻铭,柱上有“大齐太宁二年”题记。
高7米,分柱身与石屋两部分,往身与石屋之间垫一长方形石盖板,盖板底面刻莲瓣、圆环、古钱及花果等纹饰。
盖板上置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的石雕小屋,石屋为单檐庞殿顶,刻有屋顶、檐椽、角梁、斗、阑额、柱子等,前后当心间刻佛像,两次间刻窗根,似一座三间殿宇模型,是研究我国隋唐以前建筑形制的实物资料。
柱身上部为方形,下部为四方略切四棱,成八角形,由四块浅棕色石灰石累叠而成,下为覆莲柱础。
柱身刻石柱颂,约三千余言,记叙了“杜葛之乱”及义葬、义食和兴建石柱经过。
据《魏书》记载,自北魏孝昌元年(公元525年)至永安元年(528年)间,杜洛周、葛荣起义军转战于幽州、燕州、殷州、冀州、相州之间,所向披靡,达四年之久。
定兴一带是起义军与封建统治者作战之地。
石柱实为起义失败后,人民收拾义军残骸合葬一处建立的纪念碑。
初为木质,后官府易木为石,并于柱上刻《石柱颂》。
虽为官府歌功颂德,但客观上反映了农民起义史实,对研究南北朝史,特别是农民革命战争史皆有参考价值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